國家醫療保障局組建以來,統籌推進醫保改革,出臺了包括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一系列的醫療保障政策和管理舉措,以常態化、制度化措施減輕群眾就醫、用藥負擔。為全面展示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中國藥學會和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于2021年11月3日上午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六升四降一保障——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新聞發布會”。
一、醫保改革提高藥品保障水平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專家劉皈陽老師介紹了《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本藍皮書由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基于全國醫藥信息網的樣本庫數據,通過對國內804家樣本醫院2015年以來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多個維度的數據分析,揭示了醫保藥品改革政策實施后醫院臨床用藥的變化情況。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通過堅持不懈地推進醫保改革,醫保藥品管理改革取得了四大成效。 1、醫保目錄內藥品使用持續增加,醫療機構用藥結構更加合理。 2020年,醫療機構使用目錄內藥品使用量占比為92.5%,使用金額占比為85.8%,與2015年相比,均明顯提升。此外,醫療機構用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將20個重點監控品種調出2019版藥品目錄后,相關藥品用量明顯下降,使用金額下降了87%,隨著重點監控品種調整出藥品目錄,高使用金額藥品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僅4種藥品在2021年第一季度依舊排在TOP20中。 2、重大疾病治療和特殊人群用藥保障水平明顯提高。 隨著醫保藥品管理改革,藥品的可及性顯著增長,平均價格水平大幅下降,基金使用效率明顯提升。以心血管系統藥物為例,2021年第一季度比2015年第一季度,醫療機構中藥物使用量增加50%,但藥品金額減少5.2%,集采使更多地患者使用上可靠的藥品。 此外,每年開展的目錄談判準入,讓更多新藥,特別是新型抗腫瘤藥物持續進入醫保,部分替代了傳統的化療藥物,藥品保障水平顯著提高。此外,醫保目錄調整還重點關注了罕見病用藥,與2009版醫保藥品目錄相比,2020版目錄中罕見病用藥數量增加了105%,覆蓋的罕見病病種數增加了69%。 3、集采和國談藥品價格下降、用量增加,患者用藥質量水平提升。 帶量采購的制度設計實現了量升價降的效果,2021年一季度與2015年相比,第一批國家集采藥品的用量增長了3.5倍,藥品金額減少了3.6%。 集采還提高了市場集中度,中選產品用量比重提升,中選藥品較好的實現了仿制藥替代。 國家藥品準入談判也提高了患者的用藥水平,2018年談判成功的17種抗癌藥,2021年第一季度比談判前,藥品用量增加25.8倍、藥品金額增加8.8倍。 4、創新藥進入醫保速度加快,提高了藥物可及性、降低了患者負擔。 隨著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的初步建立,將更多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支持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目前,在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支持的34種藥品中,已有26種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占76.5%。 與此同時,新藥從上市到進入藥品目錄時間明顯縮短,從2017年的平均近五年縮短到目前的不到兩年,使患者可以更快的用上創新藥,降低了患者負擔。 二、醫保改革使醫療機構用藥逐步回歸合理 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技術標準部主管柳雯馨對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醫保用藥管理成效及政策進行了解讀,尤其是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政策。通過數據和政策的相互比對,發現在醫保持續改革下,醫院臨床用藥行為發生深刻變化,呈現“六升四降一保障”的特點,用藥逐步回歸合理。 六升: 1、醫保目錄內藥品金額、用量占比不斷上升,動態調整初見成效。 2、醫保談判藥品金額、用量快速攀升,抗癌藥等救命新藥可及性顯著提高。 3、藥品集中采購藥品使用人次大幅增長,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好藥; 4、集采中選仿制藥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有力推動仿制藥替代; 5、用藥質量水平大幅提升,未過評藥品市場份額驟減; 6、兩病門診藥品基金支付比例提高,緩解居民用藥負擔; 四降: 1、醫院藥品費用占比連續下降,醫院內部收入結構逐步優化; 2、集采藥品費用占比顯著下降,實現了醫?;鸶咝手脫Q; 3、藥品集采顯著降低群眾人均藥品費用,促使通用名和劑型下其他品牌降價; 4、重點監控品種使用情況顯著下降,用量跌至原來二成; 一保障: 九成以上“兩病”患者使用目錄藥品,費用覆蓋超七成以上,得到了較全面的保障。 “六升四降一保障”全面翔實地反映了醫保政策改革對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和助推醫藥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三、醫保改革使醫藥、藥企、患者多方獲利 發布會還邀請了醫療機構、藥品企業及患者、家屬代表,從真實世界研究、臨床使用、促進藥企發展、轉型、減輕患者負擔等角度談了醫保藥品改革所帶來的影響。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療保險服務處處長冷家驊講解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對腫瘤用藥保障水平的影響。其認為“隨著國家醫保局的成立和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和逐漸完善,腫瘤診療所需創新藥物價格昂貴、使用途徑不規范、市場供應有限的問題得到極大改善,救急救命的好藥的大量引入,優化了目錄結構,改善了醫療生態?!贬t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使得廣大參?;颊邔鴥韧饪鼓[瘤創新藥物更迅速、更低價、更方便地獲得,使大量救急救命的好藥真正走進了臨床,用到了患者身上。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蘭就真實世界研究助力帶量采購中標心血管用藥臨床替代進行講解。張主任帶領的團隊通過科學嚴謹的方案設計,歷時2年,利用真實世界數據,從臨床效果、安全性等角度對“4+7”帶量采購藥物進行評價,發現帶量采購中標藥品中14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上具有等效性,能夠保障人民群眾享受優質、價廉的藥品,有力回應了社會上關于“一致性評價是否真的一致”“藥價這么低會不會影響質量”的質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講解了乙肝藥物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效果的評價。隨著醫保目錄的日益完善和藥價降低,我國肝病藥物選擇更加合理,診斷和治療率得到提高,從而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實現了更優策略、更高效率的保障目標,提升了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醫?;鸬氖褂眯?。 受邀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深刻地感受到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各項改革舉措帶來的變化,包括醫保目錄調整的頻次明顯加快,流程與各項制度逐步完善,醫保藥品管理改革一方面加速了創新藥納入醫保的進程,企業也可以更快的從創新投入中得到回報,另一方面產品放量效應為公司提供了穩定、清晰的市場預期,增加企業大力進行科技創新的信心和研發投入的決心。藥品企業代表表示此后將持續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為更多患者帶來的改革紅利。 除此之外,會議還采訪了三位患者及家屬,分別代表丙肝、亨廷頓舞蹈癥、銀屑病患者群眾,用藥政策改革前,高額的醫療費用給患者乃至家庭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他們迫切期待能夠有更好的藥物治療,讓工作和生活都恢復正常,隨著醫保藥品管理改革的逐步推進,醫療費用大幅減低,減輕了患者負擔,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收獲了健康,患者及家屬紛紛表示非常感謝國家醫保局對患者群體的關心和幫助,為他們帶來繼續生活的希望和動力。